試模T1前期準備工作
了解注塑產品
工程師需要預先了解產品形狀結構,容易出問題的結構及產品特點,以便于試模時能迅速發現及時調整解決。
準備圖紙
T1前需要準備試模圖紙,如果沒有客戶提供圖紙,廠商需要自行根據產品開模3D標示出長寬便于卡尺量測的尺寸,至少2個尺寸以上,便于試模時及時調整。
準備量具
根據圖紙尺寸大小,準備好合適量具,或者檢具 ,適配樣品,以便于量測檢測驗證。
熟知原料物性及加工條件
工程需要熟知該原料的物性表,能當場判斷成型條件是否在合理范圍。
開出試模通知單
根據產品重量模具特點大小及常規要求,工程開具 試模單,以利于生管安排合適機臺,試模單需要標示水路接法及要求,優先按照Mold Flow條件試模。
確定設備
還需確認試模輔助設備,如模具所需水管數量,水源接口數量及性能等基礎硬件設施是否能滿足試模要求,還需要準備好測溫計等。
通知相關參與人員
試模前需要通知質量人員參與
試模時注意事項
準備好DFM
擔當工程師需要準備好DFM詳細核對模具結構有凝問的需要當場搞清楚,有不對的地方需要記錄于試模條件表反饋改正。
核對水路接法,各種條件設定
擔當工程需要逐一對水路接法(遵循DFM一進一出),模具溫度設定,料管溫度設定,射出條件的檢查,有不符合項需要立即糾正,如不能立即糾正,需要在試模條件表記錄,以便于檢討時將問題提出改善。
產品射出90-95%滿
產品打出前需要預估產品計量,優先根據MOLDFLOW條件,將保壓轉換位置提前,需要將產品在0保壓情況,射慢產品90-95%穩定且保持螺桿儲存料10%左右(模具有一模多腔時需要看每個腔進料是否均勻,否則需要留樣,便于模具調整)再慢慢加保壓10個壓力直到產品外觀最佳狀態。
確認尺寸及外觀
當產品外觀調整到可接受狀態,取2模產品,泡水2-5分鐘后,量測尺寸,以產品尺寸為基準,在沒有裝配要求下,將尺寸調整到圖面中限值,其次結構外觀進行調整微調射出參數,以外觀結構最佳條件(確認縮水,毛邊,缺料,結合線等缺陷)打出需求樣品數量,并且將條件記錄與成型條件表供下次使用,如有無法克服需要留樣記錄,便于檢討改善對策。
確認模具溫度及水管進出水溫度
射出前和射出10模 ,30模后穩定至少三次需要量測每條水管進出口的溫度,每條進出口水溫溫差應該相差不大于3度,如有差異需要立即檢查水路流量及是否接錯。
另外需要量測模具表面實測溫度,依產品大小形狀,大產品需要至少量測5個點的溫度,有溫差較大的需要確認,當模具溫度穩定后需要記錄于模具表面實測溫度(取平均值),模具表面溫度需要在物性表建議范圍,如果無法達到要求在允許情況下可以嘗試更改。
確認合模情況
如果產品打出后有毛邊 ,需要立即叫鉗工到場,在機臺上噴紅丹,并且將最大鎖模壓力在低速低壓約30BAR 合模確認模具配模嚴密性
DOE分析,找出最合適條件
如果在多次成型調機情況下無法達到產品滿意尺寸或者變形度滿意條件,工程和調機技術員討論,由工程列出DOE分析表格,針對產品問題點能影響到的參數做調整組合,按照計劃,逐一試驗,并且將每個變化的條件做好條件記錄和樣品記錄,CPK分析,完成后,經過測試和評估后,選擇最好的條件,供下次參考
早發現早解決
如果在軟模階段,存在變形,尺寸問題,需要在在軟模階段努力解決,否則失去開模意義
模具變更步驟
當模具需要變更時需要通知客戶,不可私自修改模具。任何變更需要得到客戶認可。
來源:微注塑